金屬膜片聯軸器的結構主要由金屬膜片組(膜片) 、半聯軸器、中間節、壓緊元件、螺栓、防松螺母、墊圈等組成。其工作原理為:轉矩從主動端半聯軸器輸入,經過沿圓周間隔布置的主傳扭螺栓將轉矩傳輸至膜片組, 再由膜片組通過螺栓傳至中間節, 并同樣由另一端的膜片組、螺栓及從動端半聯軸器輸出。采用的6孔、8孔或10孔膜片組,隨著孔數的增加,聯軸器能夠傳遞的扭矩高,剛性越強,但相應能夠容納的位移偏差量越小。金屬元件比非金屬元件,傳遞載荷能力大,使用壽命長,彈性模量大而且穩定,適用于高溫工況條件下工作。
(1)與機組軸系的匹配 在設計上要考慮扭轉剛度和轉動慣量,不會使軸系產生扭轉共振,即要避免系統扭轉自振頻率接近工作轉速。不僅能滿足機組動態特性要求,而且能機組的工作條件。此外,在設計時還要使聯軸器自身的橫向固有頻率和軸向固有頻率避開工作轉速。
(2)要有足夠的不對中補償能力 這些不對中雖然可以通過找正時予調整來熱態對中,聯軸器應有較大的補償能力。膜片可以被拉伸,也可以被壓縮,兩種狀態下膜片的受力是一樣的。如果嫌單向補償能力不夠,可以采取預補償措施,即在冷態安裝時讓膜片向相反方向預變形。
(3)時應考慮在膜片意外失效時提供保護功能,設計應有保護措施。
中間節:中間節的長短可由機組中被聯接兩軸的具體位置定,此件在聯軸器中受力較小,一般為薄壁管,管越薄,重量越輕,轉動慣量越小,但是太薄又不好加工,故設計時,既要對強度進行計算,又要根據經驗對中間管的壁厚進行綜合考慮。膜片聯軸器經常用于高轉速的情況,如果是在高速下運轉,特別是中間節較長時,要對中間節進行臨界轉速的校核,聯軸器的臨界轉速要在工作轉速的1.3倍以上。
技術優勢
1.全金屬結構,傳扭能力大,使用壽命長,采用金屬膜片作為彈性元件,強度好,傳遞載荷能力大,而且整個產品中不存在非金屬件,沒有老化問題,使用壽命長,而且適用于苛刻的使用環境。
2.補償不對中能力大,安裝找正方便 采用奧氏體不銹鋼膜片,可以在傳扭的同時承受較大的變形,從而補償兩軸的不對中。
3.軸向和角向剛度低,對設備影響小 采用很薄的膜片作為彈性元件,角向和軸向剛度低,因而附加軸向力和附加彎矩很小。
保養方法
1、安裝前,應清洗兩軸端面,檢查端面鍵槽口等配合情況;
2、安裝以后,正常運轉一個班,檢查所有螺釘,如發現松動,擰緊,這樣反復幾次,以不會松動;
3、為了防止膜片在運轉發生的微動磨損,導致膜片螺栓孔出現微裂而損壞,可在膜片之間涂以二硫化鉬等固體潤滑劑或對膜片表面進行減磨涂層處理;
4、應避免長期超載使用和操作事故的發生;
5、在工作運轉中,應經常檢查膜片聯軸器是否發生異?,F象,如有異?,F象發生及進維修;
6、在可能由于運轉的膜片聯軸器引起人身和設備事故的各個場地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根據在工作載荷下聯軸器是否具有補償能力或變形的特點,可分為剛性聯軸器和撓性聯軸器。剛性聯軸器一般用于兩軸,精度高,工作時無相對位移的場所。類如凸緣聯軸器普遍用于載荷平穩、轉速較低、剛性好的軸之間的聯接,它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更換方便且能夠傳遞較大的轉矩,但是在兩軸之間存在相對位移時,就會進行非正常工作,磨損軸和軸承。撓性聯軸器可根據彈性元件分為彈性元件耦合和非彈性耦合,而撓性聯軸器通常用于精度不高的場合。兩種撓性聯軸器都具有補償能力,但是前者傳遞的轉矩小,后者不具有緩沖減震的能力。
聯軸器是裝在電動機軸和減速器的輸入軸之間,它將電動機軸的轉速傳遞給減速器的輸入軸,帶動齒輪轉動,通過齒輪傳動改變輸出轉速,再由傳動軸傳遞到后橋,從而改變車速。在減速機中采用普通剛性聯軸器-法蘭聯軸器時,該聯軸器的結構特點簡單,成本低,補償性能低,裝卸拆裝維護簡單,傳動轉矩大,傳動常穩定。由于負載不受沖擊,傳動精度高,不具備徑向、軸向和角補償性能
聯軸器的選擇上應考慮以下幾項主要因素:(1)根據聯軸器傳遞兩軸載荷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在相同載荷下,彈性聯軸器比剛性聯軸器強。即彈性聯軸器在相同工作條件下所需的功率較?。?)根據聯軸器工作轉速的大小和連接的兩軸的相對位移大小,當多中聯軸器滿足其他工藝時,可通過轉速選擇,不同的聯軸器的許用轉速不一樣,根據許用轉速的范圍選擇合適的聯軸器,當兩軸間的對中精度要求較高時,應選用具有補償特點的聯軸器如輪胎聯軸器;
(3)根據聯軸器的工作環境選擇,當工作時,機床出現震動現象則應選擇較好的緩沖減振能力的聯軸器。當機器工作在環境惡劣或環境多變的條件下時,應選用適應環境能力較強的聯軸器如彈性塊聯軸器。
|